第724章 雨过天青云破处_天眼:鉴宝无双
奇书小说网 > 天眼:鉴宝无双 > 第724章 雨过天青云破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24章 雨过天青云破处

  赵轩无所谓,这件东西除非他一个人不给看,直接入库房,

  否则迟早都会引得这一行轰动的。

  但如果只是放在库房里,不与人交流分享,那还有什么乐趣。sDしCΗxWΖ.℃ō

  他将东西小心的拿出来,王晖早将茶几上的东西收拾利索了。

  这是一个瓷碗,碗的样式很有意思,有点像一个翻开放的斗笠,

  碗沿直径在十八公分左右,但底只有五公分左右,典型的沿大底小,但放在桌面上却非常稳,

  高度约在六公分,最夸张的是胎体的厚度,非常的薄,口沿最薄度应该只有两三毫米,

  赵轩上手时估了一下重量,应该在四两左右,非常的轻。

  通体呈天青色,底足无釉露粗黄泥砂粒,底与足凹陷处,被人为用泥胶之类的东西填平,看不到有无款。

  釉亮如镜,釉质温润如玉,浮光厚泽有玛瑙质感,釉面通体开片纹,

  造型端庄匀称,挺拔秀美、素雅恬静,胎薄如纸,轻若无物,应光看能透影。

  “这是仿汝窑?”

  刘孙两人都没有急着上手,而是探着头盯瞧着,片刻,孙掌柜不确定的问道。

  刘掌柜摇头道:“一眼老,肯定不是新的,但也没听说汝窑有这类瓷啊。”

  赵轩的手,在碗的腹部轻轻一弹,一阵极为悦耳的声音传出,声音似乎自带颤音,久久响于耳间,

  这不是瓷器应该发出的声音,听上去很像两种金属的相击。

  “声如磬!”

  两人齐齐一愕,孙掌柜的面上浮现激动之色,不过立即又摇头叹了起来。

  而刘掌柜的面色一直带着狐疑,看向赵轩道:“别卖关子了,说出你的判断。”

  赵轩笑看着两人道:“这件东西你们没看错,就是你们心中的判断。”

  孙掌柜突然笑道:“你知道我们心里怎么想?我刚刚还想着这会不会是柴窑呢。”

  说完再度摇头。

  刘掌柜看着赵轩面上的笑容没有变化,惊道:“你真觉得这是柴窑。”

  孙掌柜瞪大双眼,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赵轩,许久声音尖细道:“不可能。”

  两人之所以如此惊讶,因为柴窑到目前为止,别说是整器了,连残瓷也未见一件。

  甚至有人怀疑,到底有没有柴窑一说。

  柴窑,这个词很广义,但行内所说的柴窑,就是指五代末后周柴荣所制官瓷,

  世宗在位仅有短短的十年,而柴窑的成品率又极低,在那样纯靠手工的环境下,能烧制多少,就显而易见了。

  其实柴窑的出现,就注定了它的稀少,原因自然在昂贵和工艺两个原因,

  柴窑的釉中使用了蓝玛瑙石和青金石,这两样不管在哪个朝代,都是珍稀的宝石,

  特别是青金石,当时是作药之用,国内不产,要通过海上陶瓷之路,从今天的阿富汗转运过来。

  汝窑虽珍,但尚有整器存世,柴窑却只存在于历史名人的篆书与诗词中。

  ‘雨过天晴云破处,者般颜色做将来。’

  这句话,很多人是说乃是宋徽宗的诗,而且不是‘者般’,应该是‘这般’,是宋徽宗对汝窑的工艺要求。

  但据《五杂俎》卷12记载:“世传柴世宗时烧造,所司请其色,御批云:‘雨过天青云破处,者般颜色做将来。’”

  这里的者,是指‘诸、众多’的意思,说明柴窑的颜色多样。

  但其实,这一句诗,也不是柴荣第一个说出口的。

  唐玄宗启盛世,不想重复武周玉窑,他要打造一种瓷,代表这一刻才是中华第一盛世,

  当有人问及做什么颜色时,玄宗几乎未加考虑就说出了‘雨过天青云破处’,头起的很好,但下一句该怎么说呢?

  这时候大诗人张说,见到皇帝尴尬了,当即补充道:‘五彩秘色扑面来’。

  当然,后一句被改动不少,所以有人认为是柴荣所作,也有人说是徽宗的杰作,其实两人也是拾人牙慧。

  因为柴窑颜色极多,以天青色为最。

  当然,因为柴窑没有成品传世,所以这一句诗,就变成了是形容汝窑的。

  柴窑有很多的头衔,瓷皇,天下第一美瓷等等。

 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里道:‘柴氏窑世所稀有,得其碎片者,以金饰为器。’

  明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有云:“柴窑最贵,世不一见……青如天,明如镜,薄如纸、声如磬,未涂釉的底部呈现瓷胚本来的粗黄色。”

  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记载,“清人何梦华为阮元购得柴窑一片,镶作墨床,色亦葱倩可爱。而光彩殊晦,疑为均窑混真。”

  还有一说,明代权臣首辅严嵩父子,当时打着嘉靖皇帝的旗号,倾全国之力,也仅得柴窑碎片数枚而已。

  足见柴窑之稀少!

  至于说可能不可能,瓷器就放在几上,赵轩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解释。

  刘掌柜将自己的手在衣服上狠力的搓了搓,这是怕手中有汗打滑,

  然后平复一下心情,这才将碗拿起。

  许久嘴中喃喃道:“色如天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,粗黄泥底,这些条件都吻合,

  漂亮,真是太漂亮了,可是,怎么可能是柴窑呢。”

  接着小心将碗倒拿,看了一眼底道:“小轩,这好像是后人有意填充的。”

  赵轩点点头道:“我不敢动它,我怀疑底下有款。”

  “你觉得会是什么款?”孙掌柜急切问道。

  这个问题还真难到了赵轩,因为没有柴窑真品问世,也没有文献记载啊!

  清代民国都有仿瓷,他们会在底刻‘大周、荣、柴’等款,但那毕竟是仿瓷。

  “不知道,不过我估计不大可能会是柴、荣等字,当时柴乃国姓,应该不会写在瓷器底部,架火上烤吧,

  宋代一部分有款,但多以宫殿建筑命名,明清有款,全部是以年号命名,

  也没见老朱家,在瓷器底下刻一个‘朱’字,可见他们也是怕忌讳的。”

  “走走走,我们找吴老,看他和王老他们怎么说。

  小轩,我觉得你看对了,说实话,初一眼不觉得,但我现在越看越美,简直是爱不释手,

  这要是搞不清楚,今晚不用睡觉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8qishu.com。奇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8qishu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